本文以 “拉伸系数对照表” 为核心,面向结构设计师、工艺工程师与采购人员,提供一张清晰可用的对照表(包含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与弹性模量),并结合实用的读取说明与选材决策流程。文章重点是如何根据零件的成形需求与承载要求,从 H111、H22、H24、H26 等交货状态中快速选出合适的 5754 铝板,便于在产品设计与材料采购环节作出明确判断。本文数据为工程参考区间,最终应以供应商技术数据表为准。
拉伸系数对照表(工程参考)
说明:表中数值为常见工程参考区间,不同厚度、供应商与检验标准会导致差异,采购/设计时请索取对应厚度与状态的技术数据表。
| 交货状态(Temper) | 屈服强度 Rp0.2(MPa) | 抗拉强度 Rm(MPa) | 伸长率 A50(%) | 弹性模量 E(GPa) | 典型适用场景 |
|---|---|---|---|---|---|
| O / H111(接近软态) | ≥ 80(薄板);厚板可更高 | 180 – 250 | ≥ 12 | ≈ 68 | 深冲、复杂成形、需要高塑性零件 |
| H22(半硬 / 约 1/4 硬) | ≈ 185 – 245 | 245 – 290 | 10 – 15 | ≈ 68 | 需要更高静载强度且仍有一定成形的零件 |
| H24(中等硬度) | ≥ 160(视厚度而定) | 240 – 280 | ≥ 6 | ≈ 68 | 中等成形 + 较高强度要求 |
| H26(较硬态) | ≥ 190 | 265 – 305 | ≥ 4 | ≈ 68 | 强度与尺寸稳定性优先、成形需求低的承载件 |
如何解读表格(快速上手)
先看工艺再看强度:如果零件需要深冲或大变形,优先考虑 O / H111;如果零件多为拉伸承载或要求尺寸稳定性,优先考虑 H22 及以上。
屈服 vs 抗拉:屈服强度决定材料开始产生永久变形的应力阈值;抗拉强度用于极限强度评估。设计通常以屈服强度作为允许应力的主要参考。
伸长率提示成形裕度:伸长率越高,材料在塑性变形时越不易发生脆性断裂;深冲件应选伸长率高的状态。
弹性模量用于弹性计算:在弹性区间内(有限变形的場合)可统一使用 E ≈ 68 GPa 进行应力-应变线性计算。
厚度敏感性:同一 状态 在不同厚度下性能会变化——薄板常见抗拉区间可能低于厚板的屈服水平或相反,务必以厚度对应的性能表为准。
设计与选材实用流程(3 步走)
界定功能与工艺约束:列出零件的主要工况(承载、成形、焊接、表面处理、使用环境)。
匹配状态:
若“深冲 / 复杂成形”为首要,选 O / H111;
若“承载强度 / 尺寸稳定性”为首要,选 H22 / H24 / H26(按强度需求递增)。
校核与索证:按零件最薄处(或关键受力处)的应力计算,校核所选 temper 的屈服强度是否满足安全系数要求;向供应商索取对应厚度与状态的技术数据表与试验报告。
采购与质量注意事项(清单式)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合金牌号5754+ 状态(如 H111)+ 厚度范围 + 表面处理 + 机械性能最小值/范围。
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证明(MTC)或 技术数据表,并对关键批次做来料检验(拉伸试件/显微组织/厚度测量)。
如果零件焊接后承担重要荷载,要求供应商或工厂提供 焊后机械性能数据或相应工艺验证。
记录并跟踪生产批次:同一 状态在不同批次可能有微差,重要项目应保留样本并做回溯。
常见工程情景举例(帮助决策)
场景 A:汽车内饰需深冲成形并后续热处理 → 首选 H111/O(高延性、低裂纹风险)。
场景 B:船体外板需更高静载强度且成形有限 → 优先 H22/H24(强度更高、耐海洋腐蚀同样优良)。
场景 C:承载支架,几乎不成形但需高尺寸精度 → H26 或更高硬度态。
结尾
本文围绕“拉伸系数对照表”展开,目标是把工程设计与采购常用的判定规则与可直接使用的性能区间结合起来,做到“看表即可判断选材方向”。总结要点:
若成形为主,选 O / H111;
若强度与尺寸稳定性为主,选 H22 / H24 / H26(按强度需求递增);
弹性设计可统一用 E ≈ 68 GPa;
最终性能必须以对应厚度的供应商技术数据表为准并在合同中明确。
按上表与流程操作,能在设计前期快速筛选备选材料、在采购环节减少往返确认,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材料不匹配的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