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方管(也称方形空心型材)是一种在家具、建筑框架、汽车零件、标识和轻中型结构中广泛使用的结构与装饰型材。它有多种边长和壁厚可选;选择合适规格取决于所需的弯曲与抗压强度、扭转刚度、重量限制、加工方式和表面处理。下面是常见公制规格的概述,以及这些规格在力学与实际应用上的差异说明。
常见做法将规格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类。轻型方管(边长10–25 mm)适用于装饰和低载荷框架;中型方管(30–80 mm)适用于家具、栏杆和一般结构框架;重型方管(≥100 mm)用于承载框架、机床底座和结构支撑。壁厚通常从极轻型的0.8 mm 到重型结构所需的6 mm 甚至更厚不等。合金选择——常见为用于建筑/挤压型材的6063,或在需要更高强度时使用的6061——也会影响允许承载与焊接性。常见库存长度为3 m 和6 m,许多供应商可按需切割。
尺寸(边长 × 边长 mm) | 典型壁厚(mm) | 相对刚度与承载能力 | 典型用途 |
---|---|---|---|
10 × 10 | 0.8 – 1.2 | 非常轻;弯曲刚度低 | 装饰线条、模型框架、轻型标牌 |
20 × 20 | 0.8 – 2.0 | 轻型负载;易于连接成型 | 小型家具、展示架、扶手 |
25 × 25 | 1.0 – 2.5 | 轻中型结构通用 | 货架框架、隔断支撑、工装夹具 |
40 × 40 | 1.2 – 3.0 | 中等刚度;通用性好 | 家具框架、窗/门框、输送防护 |
60 × 60 | 1.5 – 4.0 | 更强;抗弯和局部屈曲能力好 | 结构框架、自行车车架、建筑构件 |
100 × 100 及以上 | 2.5 – 6.0+ | 承载能力高;适合焊接结构 | 机床框架、立柱、桁架、重型支撑 |
加工说明
薄壁方管易于切割、弯曲与压接,但更容易发生局部变形且靠近紧固件处承载能力较弱。加大壁厚可以提高螺栓承压能力、获得更可靠的焊缝并提高截面模数(抗弯能力)。如果设计需要焊接,选择适合焊接的合金与热处理状态(6061可焊,但可能需要焊后热处理;6063用于建筑装饰时焊接性良好)。用于螺栓连接时,在受集中载荷处应保证足够壁厚,或使用加强垫板/管内衬以分散应力。
机械考虑
弯曲刚度与截面模数成正比,而截面模数随边长的增加增长更快——因此增大边长通常比单纯加厚壁更高效地提高刚度。扭转刚度同样随边长增加而显著提高;对受扭转影响的构件,应优先选择更大的边长。当质量受限(例如便携结构)时,应选择满足强度需求的最小壁厚,并在保持刚度-质量比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更大边长而非过重壁厚。
表面处理与环境
常见表面处理包括阳极氧化(兼顾耐腐蚀与美观)、粉末喷涂(耐久且颜色多样)和原色(成本最低)。在腐蚀性环境中应选择海洋级涂层或耐腐蚀合金,并在设计上考虑牺牲件或便于更换的细节。
选择铝方管需在边长、壁厚、合金与表面处理之间权衡,以满足承载、刚度、重量与加工方式的要求。小规格方管适用于装饰与轻载任务;中等规格是家具与建筑框架的通用选择;大规格、厚壁方管则用于结构性焊接及重载场合。根据弯曲/扭转需求匹配截面,合理设计连接细节,并选择合适的合金与表面处理以满足强度与使用环境要求。